近期,關于陶瓷知識產權方面的消息不斷。山東省淄博市市場監管局助力陶企解決專利申請難題;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指導中國陶瓷知識產權信息中心完成江西省“1269”12條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專利創新報告,加強知識產權數據統計分析工作;“陶瓷花器(奇異)”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案等案例入選全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山東淄博:助力陶企解決專利申請難題
自淄博市市場監管局開展“進千企 解難題 促發展”專項行動以來,該局巧用知識產權保護“工具箱”,打出“快服務、強鏈條、惠企業”組合拳,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助推企業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2024年,山東省淄博市授權的3230件專利中,有1466件實現產業化,專利轉化率達45.39%,為企業增加銷售收入400.03億元,納稅13.29億元。專利預審跑出加速度。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新產品上市前遭遇了專利申請難題——通過普通渠道申請專利要等兩年。淄博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了解這一情況后,立即啟動“特快專列”,預審員上門指導該企業優化技術方案。2024年,該公司通過快速通道提交了10件發明專利申請,9件獲授權,最快的僅用33天。其中8件專利迅速投產,新增銷售收入3.2億元。這樣的“極速審批”已成淄博“標配”。2024年,淄博市預審合格專利3794件,同比增長156%,授權率達85.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發明專利平均授權周期壓縮至55天,較普通渠道提速91.36%。今年第一季度,淄博市又有969件專利搭上“預審快車”。
江西:助力陶瓷知識產權信息中心完成專利創新報告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承前啟后謀劃“十五五”發展的關鍵之年。江西省市場監管局緊扣“構建一個體系、深化兩個行動、做好四篇文章”的工作思路,以改革創新推動江西省知識產權工作進位趕超。其中,構建一個體系是指健全完善江西省“1+3+N”知識產權協同保護體系;深化兩個行動是指深化知識產權提鏈行動、知識產權品牌培育行動;做好四篇文章是指做好高質量創造文章、高效益運用文章、高標準保護文章、高品質服務文章。在做好高品質服務文章方面,深入推進實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加強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供給,持續完善江西省知識產權公共信息服務網點建設。圍繞公共服務機構管理、公共數據資源治理和利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供給等,推動研究制定江西省地方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推動地市級綜合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建設,推廣應用各級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以及相關公共服務產品。指導中國陶瓷知識產權信息中心完成江西省“1269”12條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專利創新報告,加強知識產權數據統計分析工作。推動江西省稀土產業知識產權數據服務中心建設,促進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與產業發展融合。進一步加強全省235家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把加強商標品牌建設與產業融合發展深度契合。持續完善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業務受理窗口布局,力爭今明兩年,實現江西省地級市商標業務受理窗口布局全覆蓋。
江西:陶瓷相關案例入選知識產權典型案例
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持續完善制度體系、提升創造質量、強化保護效能、促進轉化運用,知識產權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在知識產權保護全面強化方面,全年查處專利侵權案件965件、商標案件754件。強化“景德鎮制”區域品牌保護與再塑案例入選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第三批典型案例,“陶瓷花器(奇異)”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案、侵犯“景德鎮”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案入選全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深化跨區域協作,接收跨區域移送知識產權案件及線索43件,調解知識產權糾紛700件,成功率超50%。積極推進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申報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快速維權中心。贛州、景德鎮獲批建設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地方分中心,在英、法、美、德、韓、日等地設立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培育首批10家省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其中景德鎮陶溪川文創街區入選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培育對象。
(責任編輯/汪蓉)